「大头娃娃」引关注,儿科医生一定注意这几点
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1-11
  • |
  • 作者:王雪 儿科时间 2021-01-11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114
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

图片来源:网站截图

事件回顾



近期,某网络测评博主曝光五月大婴儿使用某品牌「抑菌霜」后变成「大头娃娃」的事件引起广大宝爸宝妈的关注。家长称,仅 5 个月大的女婴现在体重达 22 斤,并伴有发育迟缓、多毛、脸部肿大等现象。

爆料博主将该品牌「抑菌霜」及同厂家另一款「婴儿霜」送至专业机构检测,检测结果显示以上产品均检出了超量的氯倍他索丙酸酯。目前当地卫健委已责令召回涉事产品,涉事企业已停产。


氯倍他索丙酸酯



氯倍他索丙酸酯属强效皮质类固醇,若长期大面积应用,由于全身性吸收作用,可造成可逆性下丘脑-垂体-肾上腺 (HPA) 轴的抑制,部分患者可出现库欣综合征、高血糖及尿糖等表现,因此本药不能长期大面积应用。

不能将其应用于面部、腋部及腹股沟等皮肤折皱部位,因为即便短期应用也可造成皮肤萎缩、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。



「大头娃娃现象



这种「大头娃娃」,并伴发育迟缓、多毛、脸部肿大等症状,叫库欣综合征。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,使下丘脑-垂体-肾上腺 ( HPA ) 轴调节失衡,导致体内皮质醇过度分泌不受负反馈抑制,进而引起的全身代谢紊乱综合征。


典型症状与体征包括面部潮红、满月脸、痤疮、多毛、体重增加、体脂重新分布呈向心性肥胖、水牛背、皮肤纤薄并色素沉着、瘀斑、腹部和大腿遍布条形紫纹、真菌感染、精神心理异常等;常见并发症包括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关节痛、骨质疏松症、骨折、心功能障碍、凝血功能障碍等¹。



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严重不良反应?



儿童外用糖皮质激素引发系统性不良反应的风险远大于成人,因为儿童体表面积与体重比是成人的 2.5~3.0 倍,且儿童外用药物吸收后代谢机能尚未发育成熟²。此外,小婴儿尿布具有封包作用,使外用药物吸收量明显增加³。


≤ 18 岁外用糖皮质激素系统性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:库欣综合征、生长抑制、糖尿病、阴毛增多、青光眼及肾上腺危象⁴。即使少量糖皮质激素经皮吸收后也会导致严重系统性不良反应。


研究表明,外用超强效 0.05% 丙酸氯倍他索霜 2g/d,数天后即可使血清皮质醇水平降低,并引起 HPA 轴抑制⁵。截止到 2010 年的文献报道,由丙酸氯倍他索引起的医源性库欣综合征至少有 44 例,其中一半为婴幼儿,原发病主要为尿布皮炎⁶。


若发现 HPA 轴抑制,应给予口服生理剂量的氢化可的松 3 个月以上以防发生肾上腺危象,被外用激素抑制的 HPA 轴需要 3 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恢复⁶。


儿童皮肤特点


新生儿皮肤主要特点是表皮屏障功能不完全、真皮纤维结构不成熟、黑素细胞功能低下、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不完善等⁷。药物经皮吸收量较成人大,更易发生不良反应。


在婴儿尿布区不应使用软膏 (相当于封包会增加吸收)。含氟的中等强度的激素,不建议给婴儿使用。同时含氟的激素也不建议成人在脸上使用,容易造成色素沉着,留下色斑⁸。


强效、超强效和含卤素的激素不应用于 12 岁以下的儿童,婴儿及儿童应使用弱效激素,对于特应性皮炎儿童严重、肥厚的皮损可短期使用中强效激素 (1~2) 周,皮损好转后不宜立即停药,应换用弱效激素,减少用药次数或用量,逐步停药⁹。


儿童外用激素分类¹⁰

图片

超强效激素和强效激素适用于重度、肥厚性皮损。一般每周用药不应超过 50 g;连续用药不应超过 2~3 周;尽量不用于 <12 岁儿童;不应大面积长期使用;除非特别需要, 一般不应在面部、乳房部及皱褶部位使用。


超强效激素如丙酸氯倍他索、二丙酸倍他美松;强效激素如,氯氟舒松、醋酸去炎松、醋酸氟轻松( 0.05% )、氟米松、糠酸莫米松。

图片

中效激素适用于轻中度皮损, 可以连续应用 4~6 周;<12 岁儿童连续使用尽量不超过 2 周;不应大面积长期使用。如:氢化可的松丁酸酯、氟轻松( 0.025% )。

图片

弱效激素适用于轻度及中度皮损 (包括儿童皮肤病、面部和皮肤柔嫩部位), 可以短时较大面积使用, 必要时可以长期使用。如:醋酸氢化可的松、醋酸地塞米松、地奈德。


注意:激素的结构是决定其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, 但浓度、剂型对其影响也较大。


总结


要与家长进行充分沟通,以消除普遍存在于家长心中的「激素恐惧」。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,都应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,在专业皮肤科医师的指导下按治疗指南使用药品。


在国内,一些宣传无激素的药膏里偷偷摸摸违法添加激素的情况很严重。与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滥用激素药膏,不如明明白白地科学使用激素药膏。